中文English

当前位置: 首页  >   机构  >   离退休干部局  >  《老干部园地》期刊  >  2019年  >  2019年第04期

一颗红心永不退休

日期:2019-10-28 作者:中国农业出版社 郭冬菊 来源:离退休干部局 【字号: 打印本页
  我今年72岁,不知不觉已退休23年了。作为一名拥有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,我始终坚持人退休,心不能退休,党员责任更不能退休,要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,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  当好志愿者,让我找到服务社会的有效路径。刚退休时,我的生活重心转到家庭,照顾老伴、照顾外孙、照顾孙女,洗衣做饭、打扫卫生,每天也是忙忙碌碌;清早锻炼一下身体,傍晚和老姐妹们遛弯聊天,一天下来也很快乐惬意。但这样的生活时间长了,心里也确实有了一些波澜。虽然尽好家庭义务的责任也很沉重,但毕竟受党的教育多年,不能把关注点仅仅放在自身、放在自己的家庭上,还是要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。当时,志愿者对我来说,还是新名词:不拿报酬、只是为大家服好务,这正好符合我的想法。于是,我找到社区居委会,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活动。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,我的主要责任是维护治安和秩序,在路边、院内站岗巡视。工作虽然不起眼,但能够维护好这条街、这个院的秩序,为首都平安作保障,意义十分重大。因此,我每天都十分认真地完成工作,不管刮风下雨、严寒酷暑,也不管自己身体不适或家中有事,我都努力克服,一切行动听指挥,不折不扣完成值守巡视任务,兢兢业业履行好职责。尽管比以前累了,但想到我们的工作能为社区减少一份隐患、为社会增加一分和谐,我觉得就非常值得。志愿者的工作,使我与社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,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。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北京奥运会、APEC峰会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,看到这些民族幸事、国家大事的成功举办,我也贡献了一份力量,顿时感到无比自豪。

参加志愿安保活动,左二为郭冬菊

  当好楼门长,让我拥有服务居民群众的工作平台由于在志愿服务中干劲足、责任心强,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,社区安排我担任农业部北区宿舍16号楼的楼长。16号楼有7个单元100多户、几百人,楼长的这份职责沉甸甸的,压力很大。但是,我想社区有需要,群众有需求,而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,就应该迎难而上、挑起这个担子、尽全力把这项工作做好。上任之初,我就接受了一项大任务——全国人口普查。这项工作要求高、时间紧,对楼内的所有居民要做到全覆盖、不遗漏,对调查的事项要做到真实、准确、不落项。为此,我带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的走访、核对情况、填报报表,一次不行就再次走访,白天不在就晚上敲门。16号楼没有电梯,楼上楼下一趟趟不知走了多少遍,身体真有点吃不消,腿越来越沉、腰越来越酸,但也要咬牙坚持!调查持续了一个多月,这样的工作状态保持了一个多月。最终的调查结果质量很高,得到了社区领导的好评,看到这些数据为社区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我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。担任楼长十多年,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:做好工作需要恒心,必须始终坚持一个标准,持之以恒落实好上级要求,全力服务好居民,不管多难多累,不管工作多细碎,都绝不放松要求;做好工作需要热心,眼睛要能够发现群众的难点问题,通过日常聊天、主动询问,掌握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,比如,针对一段时间存在的环境卫生等问题,我及时向上级反映,集思广益、商量办法,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,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,小区面貌极大改善;做好工作需要细心,群众工作无小事,日常群众工作都是由每一件小事组成的,服务好群众,话要说到、事要想到,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做到位,把服务群众的好事办好。

  当好践行者,让我坚定履行党员义务的目标追求。我已经有50年党龄,党员这个身份是我最重要的身份。从入党的那一天起,党员的责任义务就必须一直履行下去,不论身在何处,不论在不在职,都要坚定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必须坚持下去。所以,不管做志愿服务也好,还是承担起小区的工作职责也好,都是我践行党员责任义务的一种体现。我觉得,人退休了,更要紧跟时代发展,加强理论学习,更要力所能及的服务群众、服务社会,弘扬正能量,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,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,我作为老同志、老党员也绝对不能落下,要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,为党的目标进行工作,全力履行好党员的职责使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

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,为庆祝活动创造安全稳定的城市环境、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,意义重大、任务也异常繁重。作为一名老党员,作为一名首都志愿者,高标准的完成各项服务保障各项工作,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我将继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守好社区、楼门这个阵地,服务群众、发动群众、引导群众,全力以赴完成保平安、促和谐各项任务,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名老党员的贺礼。

 

(中国农业出版社 郭冬菊)